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又一篇(IF=8)| 田海林教授课题组利用昊为泰扩增子绝对定量专利技术揭示稻田协同施用沼液与生物炭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
发布时间:2025-06-17

在农业生产中,稻田作为重要的粮食种植系统,同时也是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在施用化肥与长期淹水的条件下,稻田成为甲烷(CH)与氧化亚氮(NO)排放的温床。近年来,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所得的沼液因其养分丰富,被视为替代化肥的潜在资源。但研究发现,直接施用沼液往往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问题。与此同时,生物炭因其多孔结构和吸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土壤改良,其是否能与沼液协同发挥温室气体减排作用,并揭示其背后微生物调控机制,成为当前研究关注的热点。

近日,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田海林教授课题组在环境领域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F = 8.0JCR: Q1)上发表了题为“Co-application of digestate and biochar reduc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paddy soil through enhanced denitrification and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昊为泰微生物扩增子绝对定量测序专利技术系统探究了在稻田中协同施用沼液与生物炭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重点解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关键功能基因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研究不仅验证了生物炭与沼液协同减排的可行性,更通过绝对定量技术揭示了其微生物组学机制,为农业低碳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1.jpg

中文题目:协同施用沼液与生物炭通过增强反硝化和厌氧甲烷氧化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发表时间:20254

2.jpg

本文研究内容摘要图


本文研究亮点
  1. 利用昊为泰Accu16S®细菌绝对定量测序(V4区域)专利技术揭示了协同施用沼液与生物炭可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升关键功能菌属绝对丰度;

  2. 相较于化肥处理,协同施用方案高可使N₂O排放减少80.39%CH₄排放减少38.15%

  3. 协同处理提高了土壤pHNO₃⁻-N水平,增强了nosZ基因(N₂O还原)表达,促进反硝化作用;

  4. Methylomirabilaceae等厌氧甲烷氧化菌的绝对丰度显著上升,揭示其在减缓CH₄排放中的关键作用;

  5. 基于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明确氮代谢及甲烷代谢通路的主要参与基因及其绝对丰度动态,强化了微生物机制层面的解释力。


主要研究内容

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及其变化趋势

研究者对不同处理的稻田土壤进行了为期45天的培养实验,设置四种处理:100%化肥(CK)、100%化肥+生物炭(D0U100)、50%化肥+50%沼液+生物炭(D50U50),以及100%沼液+生物炭(D100U0)。结果显示,相较于CKD0U100D50U50D100U0N₂O累计排放量分别下降了80.39%70.43%44.99%CH₄累计排放量分别下降33.87%21.68%38.15%。温室气体总当量(GWP)也显著降低,表明协同施用处理具备显著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图1)。

3.jpg

1.不同处理条件下NOa)与CHb)动态排放变化曲线。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协同施用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和淹水层水体的pH,缓解土壤酸化问题。同时,NH₄⁺-N在施用沼液后前期有所增加,但后期逐渐下降;NO₃⁻-N含量在生物炭存在下受到抑制,特别是D50U50处理,在前期NO₃⁻-N显著低于CK,而后期则恢复增长。这些变化反映了生物炭对氮素转化过程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减少反硝化前体NO₃⁻-N的积累(图2)。

4.jpg

2.稻田土壤与淹水层中NH₄⁺-Na)与NO₃⁻-Nb)含量变化趋势。


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扩增子绝对定量测序结果显示,协同处理显著提升了细菌门FirmicutesChloroflexiAcidobacteriota的绝对丰度。关键属级微生物如SymbiobacteriumAnaerolineaCandidatus_SolibacterD50U50D100U0中绝对丰度显著提升,表明协同处理可有效促进与反硝化和甲烷氧化相关微生物的富集。

在古菌层面,甲烷产生菌如MethanosarcinaRice_Cluster_I在沼液处理中绝对丰度升高,但生物炭处理促进了CH₄氧化菌MethylococcaceaeMethylomirabilaceae的增殖,展现出生物炭在减缓CH₄排放中的生态调控作用(图3)。

5.jpg

3.不同时间点土壤中细菌门(a)、属(b)与古菌门(c)、属(d)绝对丰度变化。


功能基因预测分析

利用PICRUSt2对微生物群落功能进行了预测分析,发现协同处理显著增强了nosZN₂O还原)和pmoACH₄氧化)基因的表达,分别提高了27%~40%26%~87%。此外,氮代谢中narGnifHnirS等关键基因在D50U50中均显著上升,强化了反硝化和固氮过程,有助于调控氮素流失与N₂O排放(图4)。

6.jpg

4.基于KEGG注释的氮代谢通路相关功能基因绝对丰度热图。


在甲烷代谢通路中,D0U100D50U50处理中,mcrA(甲烷生成关键基因)和pmoA(甲烷氧化关键基因)均显著上升,展现了微生物在两个过程中的动态平衡与环境响应(图5)。

7.jpg

5.甲烷代谢相关通路功能基因丰度热图。


温室气体减排的微生物生态机制解析

研究者进一步构建冗余分析(RDA)与Spearman相关性网络,发现土壤pHNO₃⁻-N是驱动微生物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关键微生物如SymbiobacteriumAnaerolinea在高pH条件下大量富集,为硝酸盐还原菌提供底物并增加N2O还原酶活性,使N2O排放减少。

CH₄调控方面,协同处理显著提升了厌氧甲烷氧化相关菌MethylomirabilaceaeBathyarchaeia及铁还原菌GeobacteraceaeClostridium的绝对丰度,验证了亚硝酸盐、硫酸盐及Fe(III)驱动的厌氧甲烷氧化(AOM)机制对CH₄减排的关键作用(图6)。

8.jpg

6.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图(a, b)、甲烷氧化微生物绝对丰度图(c-e)及功能基因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图(f, g)。


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昊为泰扩增子绝对定量测序专利技术,系统揭示了协同施用沼液与生物炭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通过理化因子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及功能基因预测,研究者明确指出该处理可有效提升土壤pH和氮利用效率,降低NOCH排放,并通过促进关键微生物和功能基因的富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与土壤健康的双赢目标。

昊为泰微生物绝对定量测序系列
技术介绍

专注绝对定量微生物组,成就精准科研新高度!昊为泰生物多年来持续专注于微生物绝对定量测序技术研发与推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基于添加Spike-in内标的微生物绝对定量测序技术研发早、绝对定量产品线服务全、合作项目多、发表文章数量及水平高,并且唯一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公司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关于昊为泰 

2.jpg


copyright © 2008-2023 昊为泰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沪ICP备1802820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782号